长江日报7月4日讯(记者 李科)
在东湖高新区"光谷科学岛"的施工现场,武汉大学自主研发的智能建造机器人集群正在精准浇筑学院大楼的地基——这个充满象征意义的场景,标志着我国首个"智能建造+特种机器人"双轨制培养体系的诞生。7月3日,教育部正式批复成立武汉大学机器人学院,这是华中地区首个机器人领域本硕博贯通培养的实体学院。
一、跨学科"机器人+"培养体系
学院独创"3×3"培养矩阵:
学科交叉:机械工程(A+)、人工智能(A)、测绘遥感(世界第一)三大学科深度融合
培养层次:设立机器人少年班(本科)、卓越工程师班(专硕)、前沿技术博士班
应用场景:聚焦医疗机器人、灾害救援机器人、空间机器人三大国家战略领域
"我们要培养能造卫星机械臂的工程师,也要培养懂机器人伦理的哲学家,"首任院长张建伟教授介绍道。
二、硬核科研平台亮相
国家机器人测试中心:配备国内唯一的地外环境模拟舱,可复现月球/火星地表条件
人机共融实验室:研发具有触觉反馈的微创手术机器人,已获7项发明专利
智能建造实训基地:与中建三局共建,学生可直接操作价值千万的3D打印建筑机器人
三、产业融合创新模式
学院采用"企业命题-高校攻关-成果共享"的协同机制:
与华为合作开发矿山救援机器人通信系统
为东风汽车定制柔性装配生产线
联合协和医院开展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临床试验
招生亮点
2026年首批招收120人,推出"机器人竞赛获奖者直通车"计划,获得RoboMaster全国赛一等奖的考生可降至一本线录取。
(文末互动:扫描二维码体验VR校园,操控仿真机器人完成拆弹任务)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