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新德里7月4日电(特约记者 陈明)
在孟买防止虐待动物协会的放飞台上,一只羽翼略显凌乱的赛鸽振翅冲向天际。这个看似普通的放生场景,却是印度安全部门耗时8个月侦破的"重大间谍案"最终结局——这只被怀疑携带"中国机密情报"的鸽子,经DNA检测和多方核查,最终被确认为来自中国台湾的迷途赛鸽。

00e9329147a7703ce95834714cc51640.jpeg

一、离奇案件时间轴

  • 2023年5月:鸽子在孟买港口被捕获,因脚环刻有中文被立案

  • 2023年6月:印度反间谍部门启动"飞禽侦察计划"专项调查

  • 2024年1月:台湾赛鸽协会通过脚环编码确认其身份

  • 2024年1月30日:经PETA印度交涉后获释

二、案件暴露的深层问题

  1. 情报系统过度敏感
    印度《先锋报》披露,该鸽被关押期间每周接受X光扫描,检查体内是否藏有微型设备。这已是近五年印度第三起"鸟类间谍案"。

  2. 中文识别能力缺失
    脚环实际刻有"台鸽2023-春-北海-287"等比赛信息,台湾网友调侃:"但凡有个懂汉语的警察"。

  3. 动物权益保护滞后
    PETA印度批评:"调查人类间谍案都不需要8个月"。鸽子被关期间体重下降15%。

三、国际社会的戏剧性反应

  • 中国大陆: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对邻国的想象力表示关切"

  • 台湾地区:赛鸽主人放弃认领:"怕它再被当统战工具"

  • 印度国内:反对党议员在议会举着鸽子玩偶质询安保预算

专家视角
新德里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拉吉夫·夏尔马指出:"此案折射出印度对华情报工作的焦虑,但将资源消耗在动物身上,暴露了国家安全评估机制的失调。"

(文末互动:扫码参与"最离谱间谍嫌疑动物"投票,可选海豚、树懒、企鹅等候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