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核心亮点
2025年秋季学期起,北京市所有中小学将开设人工智能基础课程,并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根据市教委发布的《人工智能教育实施方案》,课程内容涵盖:

基础层:Python编程、机器学习可视化工具(如Teachable Machine)

应用层:AI伦理辩论、智能硬件组装(官方指定教具清单已公示)

评价体系:实践作品占60%+理论考试30%+课堂参与10%

f763e541c4e6866d20481eaec9b1e14e.jpeg

一、为什么是现在?

1. 人才缺口倒逼改革
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AI产业人才缺口达500万,基础教育阶段渗透率不足7%(对比美国K12阶段AI课程覆盖率32%)

2. 升学指挥棒转向
2024年北京中考已有3所名校试点「AI特长自主招生」,人大附中AI实验班录取线较普通班高18分

二、家长最关心的5个问题

师资从哪来?

北师大等高校定向培养「AI双师」(2025年首批2000名持证教师到位)

企业合作清单:百度飞桨、商汤科技提供师资培训

没基础怎么办?

分层教学:1-3年级图形化编程→4-6年级Python基础→初中项目制学习

会影响主科吗?

课时安排:每周1节必修+2节社团选修(计入课后服务时长)

三、一线教师实测反馈

海淀区试点校数据

学生AI作品获国家专利占比提升140%

使用「AI作文批改系统」后教师工作效率提升65%

▌未来展望
2026年将推出「AI素养等级证书」,与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平台直连。评论区留言「AI教育」获取教委官方答疑手册PDF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