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国家标准正式实施 冷链配送要求全面升级

2025年正式实施的预制菜国家标准对冷链配送体系进行了系统性升级 

一、核心标准升级要点

温度控制体系

冷冻预制菜运输需维持-18℃以下,冷藏产品0-4℃,全程温度波动不超过±2℃‌12

广东省标准额外要求冷冻车厢预冷至-15℃以下,装卸作业限时30分钟‌1

技术设备规范

运输车辆强制配备北斗/GPS双模定位系统,测温探头精度±0.5℃‌13

包装材料差异化:冷冻产品使用≥0.12mm聚乙烯袋,冷藏产品透气率≤300mL/(m²·24h)‌1

2a513da4399626f6546204c6fa894819.jpeg

二、监管机制强化

全流程追溯

冷链车需每5分钟记录温度数据,存储期限不低于保质期后6个月‌13

接收方须核查全程温度记录,异常产品按GB 31605处置‌1

分类许可管理

将预制菜划分为速冻、冷藏、常温三类实施差异化许可‌24

明确排除即食凉拌菜、中央厨房配送产品等类别‌25

三、实施效果与行业影响

企业合规成本

头部企业通过物联网技术将配送损耗率从8%降至3%‌1

内蒙古等地补充超低温运输规范(如海产品-60℃)‌3

消费者权益

强制餐饮环节明示预制菜使用情况,某连锁餐厅整改后好评率提升15%‌1

四、政策配套方向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明确预制菜"不添加防腐剂"和"需加热食用"两大核心属性‌25,同步推进《预制菜术语与分类》等配套标准制定‌4。广东省试点显示,标准实施后冷链损耗率显著降低‌1

预制菜国家标准对行业有哪些影响?

一、‌规范行业发展,提高准入门槛

明确预制菜定义和范围‌:国家标准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了预制菜的定义和范围,对原辅料、预加工工艺、贮运销售要求、食用方式、产品范围等进行了界定。这有助于消费者准确识别预制菜产品,也为行业规范提供了明确依据。

禁止添加防腐剂‌:国家标准明确规定预制菜中不得添加防腐剂,这一要求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促使企业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

二、‌提升消费者信任度

保障食品安全‌:通过明确预制菜的生产加工、贮存运输等环节的标准和要求,国家标准有助于保障预制菜的食品安全,从而提升消费者对预制菜的信任度。

明示预制菜使用情况‌:国家标准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这有助于消除消费者对预制菜的不信任感,促进预制菜在更广泛市场上的推广和应用。

三、‌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

促进技术研发‌:禁止添加防腐剂的要求促使企业加大在新型保鲜技术和天然防腐剂等方面的研发投入,推动产业技术创新。

优化冷链物流‌:国家标准对冷链运输的严格要求促使企业加大对冷链设备的投入,优化冷链运输网络,提高冷链运输的效率和质量。这有助于推动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为预制菜行业提供更好的配套服务。

四、‌促进行业资源整合和规模化发展

淘汰小作坊式企业‌:国家标准的出台有助于淘汰一些不符合标准的小作坊式企业,推动行业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

促进规模化发展‌:通过规范行业标准和要求,国家标准有助于促进预制菜产业的规模化、规范化发展,提升整个行业的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