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归途:圆明园流失文物首展启幕
2025年7月28日,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开启年度史诗级特展《圆明园:破碎与重生》,首次系统性展出47件圆明园流失文物,包括十二生肖兽首中的牛首、虎首、猴首、猪首四件原件,以及法国吉美博物馆归还的《乾隆御题青玉玺》等重磅展品。这是继2000年保利集团抢救兽首后,流失文物最大规模的"学术性回归"展览。
三大核心亮点
时空对话的展陈设计
展厅以"数字圆明园"全景投影开场,通过3D建模还原1860年焚毁前的盛景。文物陈列特别采用"双展柜"模式:左侧展示现存实物,右侧配置AR设备可观看文物原始摆放场景,如猴首喷泉装置动态复原图。
文物背后的守护者故事
策展团队专访12位文物追索工作者,制作《寻找兽首》纪录片。其中1987年英国拍卖行虎首争夺战的一手影像资料系首次公开,展现何鸿燊博士等爱国人士的斡旋细节。
沉浸式教育体验
开设"文物医生"工作坊,观众可透过显微设备观察兽首修补痕迹;儿童区推出"拼图寻宝"游戏,用磁吸碎片复原《四十景图》数字画卷。
文化观察:从回归到重生
学术价值:展览得到故宫博物院和牛津大学技术支持,对兽首铜像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检测,证实其铸造工艺与清宫档案记载完全吻合
社会意义:特设"流失文物地图"互动屏,实时更新全球17国358处圆明园文物收藏情况,发起"文明守望者"线上倡议
特别活动:8月15日将举办"夜话圆明园"烛光音乐会,香港中乐团将根据《乾隆御制诗》谱曲演奏
观展指南
📅 展期:2025.7.28-2026.1.5
📍 位置: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特展厅
🎫 购票:官网预约制(每日限流2000人)
🔗 互动:扫码参与"我为兽首写新家"故事创作大赛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