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半年铁矿石进口量价齐跌,澳矿占比降至新低:市场新变局与深度解析

2025年上半年,中国铁矿石进口市场呈现出量价齐跌的态势,同时澳矿占比也降至新低,这一系列变化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深度讨论。

进口量价齐跌:市场现状与数据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1-6月份,中国累计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59220.5万吨,同比减少3.0%;平均进口价格为700.7元/吨,同比下降15.7%。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了上半年中国铁矿石进口市场的低迷状态。

从全球层面来看,2025年前五个月全球铁矿石海运总量为6.559亿吨,同比下降1.8%。其中,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铁矿石进口国,进口占全球份额约为74.4%,其进口减少对全球市场形成了显著下行压力。除中国外,日本、韩国等主要亚洲买家也出现需求回落,而欧盟则实现5.4%的增长,越南与阿曼等新兴买家进口增长明显。

f57a955bde55a45dc685a9e38e5c522f.jpg

澳矿占比降至新低:供应格局变化与影响

尽管澳大利亚与巴西仍牢牢占据中国铁矿石供应主导地位,但2025年前五个月两国对华发运均有不同程度下滑。其中,澳大利亚出口至中国3.124亿吨,同比减少2.8%,在中国进口总量中占比降至64.1%,而非主流供应国对华出口表现出现明显分化,导致澳矿占比在整体进口结构中的相对比例进一步下降,有观点称澳矿占比降至45%新低(该数据可能因统计口径或时间节点差异而有所不同,但澳矿占比下降的趋势是明确的)。

南非对中国出口增长14.9%,达到1470万吨,得益于物流优化与矿山产量恢复;塞拉利昂出口同比增长23.8%至570万吨,受益于新矿启动与融资支持。相比之下,印度和秘鲁则分别下降44.0%和22.9%,至1190万吨和770万吨,主要受制于出口政策收紧及产量受限。

原因分析:多因素交织下的市场调整

需求端:国内钢铁行业需求收缩

国内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导致钢铁需求减少,钢铁产能的减少直接导致了铁矿石需求的下降。上半年国内需求整体处于历史同期高位区间,但钢材出口端及国内基建、制造业增量弥补国内房地产用钢需求下滑有限,且碳元素不断让利及废钢性价比趋弱,对铁矿石需求形成一定压制。

供应端:国际供应格局变化

主流矿整体供应增速同比下滑,进口端增量显著下降。其中巴西非主流矿进口下滑速度更为明显。受第1季度飓风、高降雨量及产能投放不及预期的影响,四大矿山合计发运增量调降为550万吨,较年初市场普遍预期增加2000万吨~2500万吨,存在较大幅度的预期差。

价格端: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

铁矿石价格受到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美元强势与全球避险情绪升温,导致以美元计价的铁矿石价格下跌。同时,中国需求疲软也加剧了铁矿石价格的下行压力。

市场影响与未来展望

对国内钢铁行业的影响

铁矿石进口量价齐跌将降低国内钢铁企业的原材料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但同时,也将加剧钢铁行业的市场竞争,促使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

对全球铁矿石市场的影响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铁矿石进口国,其进口减少将对全球铁矿石市场形成显著下行压力。全球铁矿石供应商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市场竞争和价格压力,需要加快调整供应结构和降低成本。

未来展望

下半年国内铁矿石供需基本面较年初存在较大预期差,供给端释放速度及需求下滑速度均低于预期,下半年铁矿石估值存在向上修复驱动。但长期来看,随着国内钢铁行业产能调控的加强和海外供应品位的继续下滑,中国钢企将加快寻求更高效清洁的资源布局。同时,全球铁矿石市场也将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