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虚拟资产监管进入新纪元:OTC牌照首发阵容暗藏三大信号

【财经前沿讯】2025年7月28日,香港证监会(SFC)正式公布首批虚拟资产场外交易(OTC)牌照名单,11家获牌机构中3家中资背景平台尤为瞩目。这标志着继2024年《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发牌制度》修订后,香港在构建Web3.0枢纽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

一、牌照含金量解码:全球首个合规OTC交易标准体系

f29f99be6231f1db8f3f265b3eeeb426.jpg

监管创新
本次牌照独创"双轨审核"机制,既需通过SFC金融合规审查,还须满足香港警务处网络安全特别要求,建立7×24小时异常交易监控系统(首批申请通过率不足15%)。

业务边界
持牌机构可开展法币与主流虚拟资产的现货兑换,但严格限定杠杆率不得超过1:1。值得关注的是,牌照明确将NFT交易纳入监管盲区,预留政策调整空间。

二、中资机构突围战:牌照名单背后的战略布局

(重点分析3家中资背景机构)

嘉实国际数字:背靠内地公募巨头,独家获得"机构客户专营通道"资质

招银国际区块链:依托母行跨境清算网络,支持港币-数字人民币直接兑换

华泰虚拟资产:首创"合规冷钱包托管+保险承保"模式,保费率达0.3%/年

三、牌照发放的链式反应

市场重构
原占香港OTC市场65%份额的"找换店模式"面临整顿,部分商户已开始寻求牌照持有方并购。

人才争夺
持牌机构公开招聘信息显示,复合型合规专家年薪中位数达180万港元,较传统金融岗位溢价40%。

内地投资者通道
虽未明确放开内地居民交易权限,但中资机构APP已悄然更新"港澳居民认证"快速通道功能。

【行业预言】
香港数码港管理委员会主席受访表示:"首批牌照发放将刺激超50亿港元合规资金入场,预计2025年末香港虚拟资产OTC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港元。"本次监管破冰不仅重塑行业格局,更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金融协同发展提供关键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