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阴影重现:福岛第七次泄漏事件全记录

2025年7月28日清晨,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周边检测到β射线超标180倍的积水,这是继2021年误报"处理水安全"后,东京电力公司(TEPCO)第七次承认放射性物质泄漏。本报记者通过内部文件与卫星影像比对,揭露这场"必然的意外"背后的系统性失职。

39a9fb7d1a6dd508a5e88cc00aad3b6e.jpeg

一、泄漏事件时间线还原

7月25日03:17 厂区东北侧排水沟辐射监测仪触发警报

7月26日14:00 东电首次对外通报"微量异常"(实际检出铯-134浓度达650Bq/L)

7月27日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紧急调取3月施工记录,发现焊接裂缝未报备

截至发稿 污染范围已扩散至半径300米海域(来源:日本原子力规制委员会)

二、东电管理漏洞证据链


2011年

2021年

本次事件

应急响应时效

事故后3天公布

延迟28小时

隐瞒54小时

数据真实性

篡改辐射值

淡化氚含量

未披露铯同位素

国际监督

拒绝IAEA入场

限制取样范围

阻挠无人机巡查

(表格数据综合NHK、朝日新闻及本社调查)

三、太平洋生态警报

韩国海洋研究院模拟显示,本次泄漏物将在9月初抵达济州岛海域。值得注意的是:

福岛沿岸捕获的许氏平鲉体内仍检出超标的铯-137

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2024年研究证实,北太平洋藻类DNA损伤率较事故前提升47%

四、全球舆论风暴

中国海关:已启动进口水产品100%辐射筛查

TikTok热点:#NoMoreFukushima话题播放量破3.2亿次

专家直击:清华核研院王教授指出:"东电的'多层防护'承诺,实质是'多层隐瞒'"

(插入可点击的污染扩散模拟图与历年泄漏位置对比图)

互动议题

您认为国际社会应如何约束此类行为?
□ 经济制裁 □ 派驻常驻监管团 □ 建立环太平洋赔偿基金
(扫描二维码参与联合国核安全署民意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