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户赏珞樱:武汉大学樱花季AR技术赋能“云游”新体验》
——高校智慧文旅创新引发热议,科技与人文深度融合成新趋势

随着2025年武汉大学樱花季的临近,一场以“科技赋能人文”为核心的AR赏樱体验即将上线。据武汉大学官方透露,今年樱花季期间,学校将推出AR(增强现实)赏樱功能,用户通过手机即可“穿越”至珞珈山,足不出户感受樱花雨的浪漫。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为无法亲临现场的游客提供了沉浸式体验,更成为高校智慧文旅融合的典型案例,

AR赏樱:技术赋能下的“云游”新场景

武汉大学AR赏樱功能依托学校自主研发的“珞珈云游”平台,用户通过扫描指定二维码或下载APP,即可进入虚拟校园场景。AR技术将樱花大道、老斋舍、万林艺术博物馆等标志性建筑与数字樱花结合,用户可自由切换视角,观赏樱花飘落、古建筑与花海交融的动态画面。此外,平台还提供“历史回溯”功能,用户可点击建筑触发语音讲解,了解武大百年历史与樱花文化的渊源。

ef750eaba9a4aadb0b7e232a784c7a44.jpeg

据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AR赏樱功能的设计初衷是解决“赏樱季人流管控”与“全球游客需求”的矛盾。2025年樱花季期间,学校每日预约限额达2万至4万人次,而AR技术可突破物理限制,让全球用户随时随地“云游”武大。

高校智慧文旅:从“云赏樱”到“元宇宙”的探索

武汉大学在智慧文旅领域的创新并非首次。2022年,学校曾因疫情防控推出“5G云赏樱”直播,通过新华社、央视等平台吸引全球超1.8亿人次观看。2025年,AR赏樱功能的上线标志着武大从“单向直播”向“双向互动”的升级。用户不仅可观看樱花,还能通过AR滤镜与虚拟樱花合影、参与线上打卡活动,甚至生成个性化“樱花明信片”分享至社交媒体。

这一创新与武汉市整体文旅战略高度契合。2025年,武汉市政府发布《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重点支持AI在文旅场景的应用。东湖樱花园的“樱花元宇宙光影秀”、光谷“AI樱花公交车站”等项目均已落地,而武大AR赏樱功能的推出,进一步丰富了“科技+文旅”的生态体系。

学生与游客:双向互动下的文化传播

对于武汉大学学生而言,AR赏樱功能不仅是“技术展示”,更是文化传播的载体。2025年3月16日,学校举办“高中生赏樱专场”,邀请黄冈中学等9所中学的1300余名师生参观。AR技术的加入,让高中生可通过手机提前“预览”校园,了解生命科学学院等学科特色。一名参与活动的高中生表示:“AR赏樱让我对武大的历史与文化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尤其是虚拟樱花与老建筑的结合,非常震撼。”

对于游客而言,AR赏樱功能提供了“预约难”之外的替代方案。据武汉大学保卫部数据,2025年樱花季期间,学校仅在3月16日设立高中生专场,其他日期需通过预约系统实名登记。而AR赏樱功能的上线,让未预约成功的游客可通过“云游”感受武大之美,甚至参与线上“樱花知识问答”赢取纪念品。

未来展望:高校智慧文旅的无限可能

武汉大学AR赏樱功能的推出,为高校智慧文旅提供了新思路。未来,学校计划将AR技术拓展至更多场景,例如:

虚拟实验室体验‌:通过AR技术,让学生远程参与生物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实验操作;

校园历史重现‌:利用AR还原武大早期建筑风貌,讲述抗战时期西迁乐山的历史故事;

跨文化互动‌:结合AI语音翻译技术,为国际游客提供多语言AR导览服务。

此外,武汉大学还与东湖高新区合作,探索“樱花数字孪生系统”,通过实时模拟樱花生态数据,为城市绿化与旅游经济提供决策支持。这一系统未来或可与AR赏樱功能联动,让用户通过手机查看樱花实时生长状态、花期预测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