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有色金属回收率突破95%

一、稀贵金属高效分离技术

中南大学资源循环研究院开发的‌低温碱性熔炼处理‌和‌臭氧强化浸出‌技术,成功将锑、铋等稀贵金属的分离富集率提升至99%以上2。该技术通过控电位还原和选择性沉淀工艺,显著提高了复杂物料中多金属的回收效率,并已实现产业化应用。

98289343e53731eddf28de722021bb85.jpeg

二、含砷固废资源化利用

针对有色冶炼含砷固废,中南大学联合企业研发的‌砷锑铋梯度分离技术‌,使锑、铋回收率达到95%以上,同时砷浸出毒性降低至国家标准的1/501。该技术体系已处理16万吨含砷固废,应用于铜陵有色等10余家企业,近三年新增产值超40亿元。

三、复杂物料多元素梯级回收

铜陵有色与中南大学等合作完成的‌多元素梯级回收关键技术‌,通过分级浸出和选择性沉淀工艺,将金、银直收率提升至96%-97%,碲、硒回收率分别达45%和95%,较国际主流工艺提高4-12个百分点4。该技术累计创造产值131.7亿元。

四、粗颗粒浮选技术突破

孙伟教授团队研发的‌毫米级粗颗粒沸腾浮选系统‌,解决了大型矿山粗颗粒回收难题,使铜钼等金属的浮选效率显著提升,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3。该成果为90%以上依赖浮选的有色金属资源开发提供了新方案。

上述技术突破体现了中南大学在有色金属回收领域的领先地位,其成果多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并推动行业向高效、环保方向转型

中南大学有色金属回收团队概况

中南大学在有色金属回收领域拥有多个高水平研究团队,依托冶金与环境学院、资源循环研究院等平台,形成了覆盖稀贵金属回收、固废资源化、电池材料再生等方向的完整科研体系。其研究成果多次突破行业技术瓶颈,回收率普遍达95%以上,部分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27


一、核心团队与研究方向

郭学益、田庆华团队

技术突破‌:开发硫化还原法协同回收铜冶炼渣中的铜、铅、锌,实现多金属高效分离1

应用领域‌:铜、铅、锌等重有色金属冶炼渣资源化。

柴立元院士团队(重金属污染防治团队)

技术特色‌:聚焦重金属污染治理与资源回收,研发含砷固废梯度分离技术,锑、铋回收率超95%,砷毒性降低至国标1/508

产业化成果‌:技术应用于全国26个省份,累计处理含砷固废16万吨8

张佳峰团队

创新方向‌:废旧磷酸铁锂/三元电池协同氧化回收技术,无需额外氧化剂即可提取锂、钴、镍等有价金属5

低碳智能冶金团队

合作案例‌:与中金岭南合作开发“三稀”金属(镓、锗、铟等)综合回收技术,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生产36


二、科研平台与产业化支撑

国家级平台‌:

低碳有色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建)2

校企合作‌:与中金岭南、陕西有色金属集团等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推动技术落地转化36


三、代表性成果与荣誉

技术指标‌:

铜钼粗颗粒沸腾浮选系统(孙伟团队)使浮选效率达国际领先水平7

多元素梯级回收技术(铜陵有色合作项目)使金、银直收率提升至96%-97%7

奖项与排名‌:

冶金工程学科连续多年软科世界排名第一7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光华工程科技奖等多项荣誉27


四、人才培养与学科优势

学科链覆盖‌:从传统冶金到新能源材料、环境工程,形成“资源-冶金-材料-环境”全链条研究体系2

师资力量‌:拥有7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兼职)、5名“长江学者”,国家级创新团队4个27

中南大学有色金属回收团队通过“大团队+大项目”模式,持续推动行业技术升级,为国家资源循环战略提供核心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