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儿女”争议:是啃老还是新型家庭分工?


“全职儿女”现象何时开始出现?

一、现象起源

首次出现‌:“全职儿女”一词最早出现在2022年年底的媒体报道中,随后在社交平台上引发广泛讨论。

定义明确‌:根据2022年12月中旬成立的豆瓣小组“全职儿女工作交流中心”里的定义,“全职儿女”指的是一种新型的脱产生活方式,即年轻人脱产寄居父母生活,并通过付出一定的劳动换取经济支持,同时保持学习,尝试找到职业目标,如考公、考研上岸。

二、现象发展

社交平台聚集‌:在豆瓣上,“全职儿女工作交流中心”小组迅速汇聚了大量成员,他们分享自己的经历、心得和困惑,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社群。

媒体关注‌:随着“全职儿女”现象的兴起,媒体开始对其进行深入报道和探讨,从不同角度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影响和未来趋势。

社会热议‌:“全职儿女”现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新型的家庭分工模式,体现了年轻人对家庭责任的承担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变相的“啃老”行为,不值得提倡。

三、现象背后

就业压力‌:在经济转型、技术更迭、产业升级的背景下,劳动力市场正面临剧烈变革,就业压力增大。部分年轻人选择成为“全职儿女”,可能是为了暂时缓解就业压力,寻找更好的职业机会。

养老需求‌: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问题日益凸显。一些年轻人选择成为“全职儿女”,可能是为了陪伴和照顾年迈的父母,满足他们的情感和生活需求。

代际关系‌:“全职儿女”现象也反映了代际关系的变革。在传统观念中,成年后应独立自主、实现经济自立;而在现代社会中,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助和支持变得更加重要和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