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无人驾驶之城”建成,全域开放L5级道路测试

一、雄安新区智能交通建设进展

数字道路与车路协同

雄安新区已建成全国首个规模化区域级数字化道路,总里程超500公里,覆盖容东片区12.7平方公里区域。

通过“多杆合一、多箱合一”的智慧杆柱,集成照明、通信、监测、交通管理等功能,实现车车、车路智能协同。

车路协同系统依托5G、AI、边缘计算等技术,实现动态实时信息交互,支持车辆主动安全控制和道路协同管理。

无人驾驶公交与特种车辆

智能网联巴士901线‌:2023年投入运营,纳入城市公交系统,具备L4级自动驾驶能力,可实现自动驾驶、自主导航、智能调度。

特种车辆‌:无人售卖车、无人配送车、无人驾驶环卫车、无人清扫车等已陆续亮相街道,形成多元化应用场景。

远程驾驶技术

为应对突发情况(如障碍物、极端天气),雄安新区引入远程驾驶技术,通过5G网络实现远程接管车辆控制权,确保安全脱困。

2b03a1f714cc899ba7de8b0b304c679d.jpg

二、L5级自动驾驶的挑战与雄安的探索

L5级自动驾驶的定义

L5级为完全自动驾驶,无需人类干预,可在所有场景下运行。目前全球尚未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雄安的突破与局限

技术层面‌:雄安已实现L4级自动驾驶公交的常态化运营,并通过车路协同降低单车智能成本约30%,为L5级奠定基础。

政策与标准‌:雄安作为交通强国建设首批试点城市,积极推动车路协同标准化生态体系形成,但L5级全域开放测试需国家层面政策支持。

基础设施‌:雄安全域终端、系统、门户网站全面支持IPv6,保障数据安全与传输效率,但路侧设备(如RSU)的算法软件与硬件解耦仍需突破。

全域开放测试的瓶颈

技术复杂性‌:L5级需应对极端天气、复杂路况等长尾场景,目前单车智能与车路协同的融合尚需优化。

产业链协同‌:路测设备厂商、车企、运营商等需共同推动硬件解耦与标准统一,雄安正通过创新平台(如雄安人工智能产业园)牵引产业集聚。

三、雄安新区未来展望

技术迭代路径

雄安计划通过“单车智能+车路协同”双路径推进自动驾驶升级,预计到2030年车路协同主要IT设备累计投资规模将达2834亿元,支撑L5级技术落地。

政策与生态支持

雄安已纳入国家数据局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在“城市”“行业”“企业”方向探索数据要素创新,为自动驾驶提供数据支撑。

通过“雄安服务”品牌优化营商环境,吸引6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6000余家软件信息服务企业入驻,形成全链条自主创新生态。

居民生活变革

智能交通与智慧城市深度融合,居民可通过手机实时查看公交行程、接收孩子上下学安全提醒,体验“门到门”服务,预示未来出行方式的全面升级。


雄安新区有哪些无人驾驶汽车品牌参与测试?

顺丰速运

测试内容‌:顺丰速运在雄安新区使用8辆无人配送车进行道路测试和通用技术测试,涵盖从容东业务部出发的多条线路,测试时段为2024年8月10日至2026年2月9日,每天8:30至16:00。

技术特点‌:顺丰无人配送车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实现高效配送,适应城市复杂路况,为物流行业提供无人化解决方案。

东风汽车

测试内容‌:东风汽车在雄安新区部署了无人驾驶巴士,重点测试容东片区点到点线路运行,后续将拓展测试范围。其无人驾驶巴士已纳入容东片区901公交路线,开展6个月基础功能和性能测试,累计测试时间达3000小时、测试里程达43000公里。

技术特点‌:

传感器配置‌:搭载5个毫米波雷达、6个多线激光雷达、12个高清摄像头等设备,实现240米范围环境感知。

自动驾驶能力‌:支持跟车行驶、变线超车、红绿灯路口通过等场景,决策响应速度在100毫秒以内。

安全性能‌:通过厘米级高精度地图定位,实现复杂天气及路况下的安全行驶。

商业化进展‌:东风无人驾驶巴士已取得雄安新区首张智能网联测试牌照,计划于2023年4月下旬纳入容东片区城市公交系统,成为全国首例将自动驾驶车辆纳入公交运营的案例。

百度

测试内容‌:百度在雄安新区开展L4级全自动无人驾驶道路测试,使用Apollo开放平台的自动驾驶汽车,在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园区进行昼夜真实道路测试。

技术特点‌:百度Apollo技术通过车路协同系统实现动态信息交互,支持车辆主动安全控制和道路协同管理,提升自动驾驶安全性。

合作背景‌:百度与雄安新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无人驾驶智能出行试点示范。

其他参与者

悦享雄安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东风汽车在雄安新区设立的子公司,悦享雄安参与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推动车车互联、车路协同技术创新。

长城汽车‌:与中国移动、华为合作完成雄安新区首次5G-V2X自动远程驾驶测试,探索远程控制车辆操作的技术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