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批准加沙城军事接管计划,联合国警告饥荒范围扩大
一、以色列军事接管计划的背景与实施
计划提出与批准:
2025年8月5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提出全面占领加沙的计划,引发国际社会震惊。
8月8日,迫于国际国内压力,以色列安全内阁批准一项折衷方案——以色列国防军接管加沙地带北部的加沙城。
8月19日,以国防部长卡茨批准以军接管加沙城的作战计划,并计划征召约6万名预备役人员。
计划内容与目的:
计划涉及以军接管加沙城,并试图从北到南分步实施,最终达到全面接管整个加沙的目的。
以色列强调,与伊朗领导的“抵抗轴心”的斗争是所谓“民主对威权、自由对专制、文明对野蛮的斗争”,围剿哈马斯就是为美国、为自由世界而战。
国际反应: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纷纷发声谴责这一决定,敦促以方立即停止“战争计划”。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在安理会发言中强调必须坚决反对以色列占领加沙的企图,指出加沙冲突已造成6.1万多名加沙民众死亡和前所未有的人道灾难。
二、联合国警告加沙饥荒范围扩大
饥荒现状与趋势: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表示,加沙地带的饥荒正愈演愈烈,关于饥荒的三个阈值中,加沙已经达到了两项,即粮食消费暴跌和严重营养不良。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普遍的饥饿、营养不良和疾病”正在导致加沙与饥饿相关的死亡人数快速上升。
联合国警告,若局势无法得到改善,加沙地带将正式确认出现饥荒,这也将是21世纪以来全球被正式认定的第五场饥荒。
饥荒原因:
冲突和安全局势是加沙危机的根源。长达22个月的物资供应受限、医疗体系崩溃、农业生产几近全部遭到摧毁,以及水和卫生网络瘫痪,都是饥荒的直接诱因。
国际人道主义法明确禁止以饥饿作为战争手段,禁止攻击对平民生存至关重要的粮食、水源和农业设施,但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却无视这些规定。
国际呼吁:
联合国高级官员向安理会通报加沙安全局势恶化、饥荒正迅速蔓延的情况,共同呼吁安理会采取紧急措施。
联合国中东和平进程副协调员、巴勒斯坦驻地及人道主义协调员阿拉克巴罗夫强调,若继续无视国际人道主义法,平民安全将愈发岌岌可危。
三、事件影响与未来走向
人道主义影响:
加沙地带已有大量平民死亡和流离失所,饥荒的蔓延将进一步加剧人道主义危机。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加沙地带约12000名5岁以下儿童被确诊患有急性营养不良,为有记录以来最高的月度数据。
地区安全影响:
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可能引发更广泛的地区冲突,加剧中东地区的不稳定。
哈马斯谴责内塔尼亚胡的计划是进行种族灭绝和强制迁徙,坚决反对对加沙地带实施占领或任何形式的外来托管。
国际政治影响:
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和联合国的人道主义警告将影响国际社会对巴以冲突的态度和对以色列的政策。
中方等国际社会成员呼吁推动尽早平息加沙战火,缓解人道灾难,落实“两国方案”,最终实现巴勒斯坦问题全面、公正、持久解决。
加沙城军事接管计划何时开始实施?
一、计划批准与战略意图
初步提出与折衷方案
2025年8月5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提出全面占领加沙的计划,引发国际社会震惊。8月8日,迫于国内外压力,以色列安全内阁批准折衷方案——由国防军接管加沙地带北部的加沙城。此举被视为“切香肠”策略,试图从北到南分步实施,最终全面接管加沙。
作战计划细节
8月19日,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批准代号为“基甸战车2”的作战计划,内容包括对加沙城实施围困、清剿哈马斯武装人员,并为平民撤离做准备。该计划预计征召约6万名预备役人员,并于8月21日递交内阁审议。
最终批准与指示
8月21日,内塔尼亚胡发表视频声明,批准接管加沙城并“击败哈马斯”的军事计划,同时指示重启与哈马斯的谈判,以释放被扣押人员并结束冲突。
二、实施筹备与军事动向
部队调动与征召令
以色列军队在加沙南部边界附近已开始部队调动,预备役人员征召工作进入倒计时。根据计划,部分被征召人员将参与加沙城作战,其余则替换其他战线现役部队。
作战阶段规划
以色列计划将作战分为四个阶段,预计持续4至5个月。第一阶段聚焦加沙城控制,后续阶段可能向加沙其他区域推进。
三、国际反应与潜在风险
国际谴责与孤立风险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谴责以色列的军事接管计划,敦促其停止“战争计划”。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中方代表强调反对占领加沙的企图,指出其违背国际法院裁决和“两国方案”。
人道主义危机加剧
加沙地带已面临严重饥荒和医疗体系崩溃,军事行动可能导致6.1万多名平民死亡及更大规模流离失所。世界卫生组织警告,约1.2万名5岁以下儿童患急性营养不良,为有记录以来最高月度数据。
地区冲突升级可能
哈马斯谴责内塔尼亚胡的计划为“种族灭绝和强制迁徙”,并警告以色列将为此付出沉重代价。军事接管可能引发更广泛地区冲突,加剧中东不稳定。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