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全球遥感监测系统覆盖率达98%

一、学科排名与影响力

武汉大学遥感学科连续八年排名世界第一,引领全球遥感前沿技术创新发展。这一排名由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发布,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认可度。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在遥感领域具有显著优势,汇聚了一支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队伍。

二、遥感卫星研发与运营

武汉大学自主研制了我国首颗城市专用的光学遥感卫星“武汉一号”,以及全球首颗医学遥感科学实验卫星“人民健康号”等。这些卫星的成功发射和运营,为武汉大学提供了丰富的遥感数据源。

武汉大学遥感卫星地面站是我国民口高校首个测控数传一体化地面站,具备低轨卫星测控、载荷信号接收和深空探测飞行器跟踪能力。该站作为武汉大学“珞珈”系列科学试验卫星的主控站,已成功保障多颗卫星的地面运控与数据接收。

148bd843f7144ac0119199ce0b8250df.png

三、遥感技术应用与成果

武汉大学在遥感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如攻克卫星遥感全球高精度定位及测图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的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等。

武汉大学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国土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灾害预警、城市规划等多个领域,为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国际合作与交流

武汉大学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欧洲航天局(ESA)等国际知名机构保持密切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武汉大学还积极参与国际遥感项目和研究计划,为全球遥感监测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武汉大学遥感技术已应用于哪些领域?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武汉大学遥感技术通过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快速获取大范围土地利用信息,为城市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土地资源利用等提供数据支持。例如,在武汉市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遥感技术帮助分析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为科学规划和有序管理城市提供依据。

灾害预警与评估‌:武汉大学团队利用遥感技术,结合AI算法,研发出覆盖灾前预警到灾后定损的智能系统。该系统已在浙江衢州、乐清等地落地验证,能够准确判断哪一条街、哪一栋楼会受到暴洪威胁,实现“楼栋级”精准预警,为灾害救援提供有力支持。

农业监测与管理‌:武汉大学师生运用遥感技术,在河南淇县的高标准农田开展实验,通过“启明星一号”卫星实时监测小麦生长数据,实现播种、灌溉、施肥、施药和收获等农业生产的精细化管理。仅需3人即可管理5000亩麦田,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水下生态保护‌: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团队联合国际科研力量,研发了集测深激光雷达、无人机遥感、水下高精度摄影测量与深度学习于一体的先进技术系统,为造礁珊瑚的智能化监测与保护开辟了新路径。

国家公园生态监测与保护‌: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团队联合多家单位,在三江源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区构建“智慧生态感知体系”,通过天空地一体化遥测系统,实现野生动物活动轨迹、冰川草原湖泊变化情况的实时监测,为生态保护提供有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