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儒学与全球文明研究院揭牌
国际儒学联合会山东大学研究基地的揭牌成立:
2021年4月13日,国际儒学联合会在山东大学举办了“后疫情时代的文化传承创新与文明交流互鉴”专家座谈会。会上,双方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举行了国际儒学联合会山东大学研究基地的揭牌仪式。国际儒学联合会会长刘延东、山东大学原校长徐显明、山东省委常委及宣传部部长于杰等领导出席了座谈会和相关活动。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的成立与贡献: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是山东大学下设的科研机构,其历史可追溯至多个前身机构的整合。2012年1月,原儒学高等研究院、儒学研究中心、文史哲研究院和《文史哲》编辑部整合成新的儒学高等研究院。该研究院不仅是一个独立的科研实体,更是一个开放性的公共科研平台,致力于推动以儒学为重点的中国传统学术研究的综合、全面、深入开展。
研究院在儒学研究与全球文明交流方面的努力:
学术项目与活动:研究院从学术项目、学术活动、学术出版等三个方面推动儒学研究,提出了汉宋并重、文献与思想并重等多个并重的科研思路。
国际合作与交流:研究院高度重视对外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先后与法国、美国、德国、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高等学校或研究机构建立了实质性、长效性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主办和承办了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世界儒学大会、儒学全球论坛、人文高端论坛等国际学术会议百余次。
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院以传承创新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以建设中国古典学术重镇和世界儒学研究基地为己任。通过扎实努力,力争将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建设成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的研究生招生情况
一、招生规模与专业设置
招生规模:
儒学高等研究院作为山东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生招生规模与学校整体计划相协调。2025年山东大学研究生招生计划中,预计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600人(含推荐免试)、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300人,儒学高等研究院的具体招生人数将依据学校分配及学院实际情况确定。
专业设置:
儒学高等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旨在培养具有深厚儒学素养、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级人才。课程设计既注重传统儒学经典的研习,也关注儒学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与发展。
博士研究生招生则更侧重于儒学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创新,如中国哲学、中国史、民俗学等专业方向。
二、招生方式与报考条件
招生方式:
儒学高等研究院研究生招生采用申请-考核制和硕博连读两种方式。申请-考核制要求考生提交相关材料,经过学院审核、笔试和综合素质考核后确定录取名单;硕博连读则针对校内优秀硕士研究生,通过资格考试后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报考条件:
报考儒学高等研究院研究生的考生需满足以下基本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考生学业水平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录取当年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获得学士学位后6年以上(含6年)的人员,需满足一定的科研成果要求。
考生还需有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并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三、招生流程与时间安排
网上报名:
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山东大学研究生招生管理平台进行网上报名,并交纳报考费。
材料提交:
考生在网上报名的同时,需将相关报名申请材料电子版上传到报名系统。材料提交截止日期后,学院将对考生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
考核与录取:
学院成立材料审核小组,对考生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根据考生的学习经历、学习成绩、科研(实践)成果、获奖情况、科研设想、专家推荐意见、发展潜质等进行评价和打分。
学院组织进入考核名单的考生进行笔试和综合素质考核。笔试科目为专业目录上公示的外语及专业课考试科目,综合素质考核则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根据考生的材料审核成绩、笔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考核成绩,学院将确定录取名单,并在学院网站公示。
四、招生特色与优势
师资力量雄厚:
儒学高等研究院现有教职工106人,其中专职教学科研人员84人,包括教授27人、副教授31人。教师队伍中不乏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专家,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学术氛围浓厚:
儒学高等研究院作为国内外知名的儒学研究机构,一直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院定期举办学术讲座、研讨会和国际学术会议,为研究生提供了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
培养体系完善:
儒学高等研究院的研究生培养体系既注重传统儒学经典的研习,也关注儒学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与发展。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学生将能够深刻理解儒学的精髓,并将其应用于解决现实问题。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