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 杭州讯 当亚运圣火熄灭两年后,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一场更精彩的"二次创业"正在上演。记者今日获悉,该校正式启动投资2.3亿元的"亚运遗产转化计划",将把承办过电子竞技、现代五项等赛事的6个场馆改造为"未来教学综合体",预计2026年秋季学期投入使用。
一、钢铁巨兽的"变形记"
走进原电子竞技馆,施工团队正在拆除观众席。这个曾容纳5000人的"电竞赛事殿堂",将被改造成国内高校首个"元宇宙教学中心"。项目负责人李教授透露:"保留的360度环形LED屏将成为沉浸式教学神器,医学系学生可以'走进'三维心脏观察血管走向,考古专业能瞬间'穿越'到良渚遗址。"
更令人惊叹的是游泳馆改造方案。通过可升降池底技术,同一个泳池既能满足体育教学,又能转换为水下机器人实验室。总设计师王颖指着图纸介绍:"我们研发的'水陆两用'模块,让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主讲的公开课和浙江省青少年游泳锦标赛可以共享空间。"
二、藏在细节里的"浙大智慧"
在改造方案中,处处可见巧思:
运动员更衣室→ 配备动作捕捉系统的"新传学院虚拟演播室"
颁奖台区域→ 数据可视化的"经济学院金融沙盘实验室"
媒体工作区→ 支持多语种实时翻译的"国际联合学院智慧教室"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所有改造都采用"绿色手术刀"模式。通过BIM技术精准计算,85%的原有建材被重新利用,连废弃的赛事计时器都变成了实验室原子钟组件。
三、未来已来的教学革命
"这不是简单装修,而是教育场景的重构。"浙江大学教务长透露,新空间将配套推出"场馆课程计划",包括:
在田径场看台开设"大型活动风险管理"实战课
用兴奋剂检测实验室原址打造"生物伦理研讨室"
把赛事指挥中心改建为"城市大脑仿真教学平台"
据了解,该项目已吸引阿里巴巴、网易等企业捐赠智能设备,建成后将成为杭州"亚运遗产活化示范基地"。00后学生们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