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大师生用56种民族语言合唱《我和我的祖国》
活动背景与意义:
2019年5月4日,是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日,同时距离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还有150天。中央民族大学选择这一时间,通过快闪MV的形式,向祖国母亲表达真挚的感情。
56个民族的师生员工身着盛装、放声歌唱、纵情舞蹈,不仅庆祝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展现了56个民族团结一心、共同热爱祖国的深情厚谊。
活动内容与形式:
快闪MV中,56个民族的师生员工用各自民族的语言合唱《我和我的祖国》,这种形式独特且富有创意,充分展示了中国多元文化的魅力。
除了合唱外,MV中还融入了舞蹈、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以及二胡、笛子、中阮等民族乐器的演奏,使得整个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参与人员与规模:
为向祖国母亲表达真挚感情,中央民族大学著名专家学者杨圣敏、胡振华、班班多杰、杨宗丽、乌日娜、蒙曼,党政领导,各族师生员工代表等数百人积极参加了拍摄。
整个快闪MV以中央民族大学第一届毕业生、荣誉资深教授胡振华先生的回忆与故事作为主线,通过他的视角展现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和师生们的爱国情怀。
活动影响与反响:
该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好评,许多人对中央民族大学师生的创意和爱国情怀表示赞赏。
参与活动的师生们也表示,通过这次活动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祖国的伟大和民族的团结,也激发了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用56种语言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有何特殊意义?
文化层面:展现多元一体,弘扬中华文化
体现文化多样性: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元文化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文化。用56种语言合唱同一首歌曲,不仅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也体现了各民族文化的平等与尊重。
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这种合唱形式为各民族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文化特色的平台,有助于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弘扬中华文化:通过用各民族语言演唱《我和我的祖国》,可以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政治层面:彰显民族团结,强化国家认同
彰显民族团结:56个民族共同用各自的语言演唱同一首歌曲,象征着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睦,体现了中国“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
强化国家认同:这种合唱形式有助于强化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传递爱国情怀:通过合唱《我和我的祖国》,可以传递出各民族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
情感层面:激发共鸣感动,凝聚人心力量
激发情感共鸣:当56种语言汇聚成同一首歌时,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让人们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和民族的团结。
传递正能量:这种合唱形式可以传递出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激励人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凝聚人心力量:通过共同演唱,可以凝聚起各民族的心力,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社会层面:促进社会和谐,增强国际影响力
促进社会和谐:用56种语言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增强国际影响力:这种独特的合唱形式也可以在国际上展示中国的文化魅力和民族团结精神,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评论列表